小團隊如何落地敏捷開發

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 measure. - Peter Drucker

你如果無法度量它,就無法管理它。

這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 · 德魯克的一句名言。

項目管理、敏捷開發的前提,還是需要把數據串起來,進行可視化、數據化,這樣才能看到它,管理它。

本文將以公司 SaaS 產品爲例,介紹下 “小團隊” 是如何進行敏捷研發的落地的。

爲什麼要實施

在互聯網初創公司裏,需求和有限的資源,永遠是矛盾命題,如何在矛盾中尋找平衡,把有限的資源專注於符合公司戰略的需求,保持團隊的節奏和良好的情緒,就是要實施敏捷管理的痛點,也是我們爲什麼要實施,敏捷管理也可以很好的回答上面出現的各種問題,給出答案。

使用的工具

下面是我們所使用的工具,Confluence 主要是知識庫和文檔的彙集,Jira 是項目管理工具和 BUG 管理工具,下面是之前寫的如何搭建這些工具的文章,大家可以參考:

Atlassian Confluence:https://www.jianshu.com/p/bda2638fdbc2

Atlassian Jira:https://www.jianshu.com/p/093cf14361ed

如何做好這件事情

需求評審 → 設計評審 → 研發實現 → 測試 → 驗收 → 發佈 → 後評估

爲了讓產品和研發過程可視化,更加可控,信息互通,我們採用 4 個看板模型進行敏捷管理實踐,看板名稱和功能如下:

公開需求看板(Kanban Board)

通過「看板」建立一個公開需求池,向跨部門成員廣泛收集需求,一切市場反饋及時傳遞到位。看板類型爲 Kanban Board。

需求看板(Kanban Board)

爲需求生命週期搭建流程,按「Backlog - 評審 - 排期 - 設計 - 開發 - 發佈」設立多個階段,需求流轉可視化。

任務效能看板(Scrum Board)

爲需求預設好發版時間,所有人都可以及時預知逾期風險;產品、開發和需求提出者隨時發起溝通,及時同步需求變化或者開發進展。

BUG 看板(Kanban Board)

通過看板查詢,迭代中的各種類型的 BUG 數量情況,清楚明瞭。

公開需求管理

公司屬於教育類 SaaS,其公開需求主要來源有下面幾類:

甄別和過濾僞需求和次要或者不符合戰略的需求,在這裏進行,但是 “業務方” 提出的衆多的需求如何管理,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這裏主要流程發生有下列幾種:

客戶成功同學、銷售同學或者其他干係人,都可以在這個看板內,提交原始需求問題,產品同學會過濾、調研,轉化爲產品需求,到產品需求池內,下面是公開需求看板,卡片的內容主要包含了:需求描述、問題類型、解決狀態、經辦人。

產品研發需求管理

需求分類

產品研發內部,我們把需求分成 2 類:

需求等級

古語云:師出有名,需求的提出也是如此,爲了讓研發同學知道需求的重要和緊急程度,需求等級劃分是特別需要的一件事情。

產品需求等級劃分

技術需求等級劃分

產品需求管理(需求看板)

PM 和研發同學,通過 PRD 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研發同學最終也是通過 PRD 進行開發、測試工作,所以第一步是需要創建 PRD,PRD 的管理方式採用相對靈活的方式,PM 寫 PRD 的工具有的是藍湖,有的墨刀,我們這裏爲了統一歸檔,在 Confluence 做了歸檔的統一管理(PRD 的詳細鏈接可以是任何工具的鏈接), 在 Confluence 創建時選擇模板創建,見下圖:

主要包含了:

需求看板的泳道有 P0、P1、P1 以下、技術需求的 4 個泳道,爲了便於搜索,在快捷搜索列加入了常用的搜索關鍵詞,卡片主要包含:需求等級、到期日、需求負責人。

技術需求管理(需求看板)

類似數據結構的變更、技術架構的改進,比如:更換配置中心爲 Apollo,這類需要簡稱技術需求,其數據顯示和看板功能,和產品需求基本一致,也顯示在需求看板內,看板如下:

技術任務管理(任務效能看板)

這個階段,主要是從需求階段進入到了研發階段,這個階段主要包含如下類型的任務:

技術任務類型的問題,主要來源於 2 個方面:

對於此類任務管理,我們使用的看板是任務效能看板。在開始之前,我們需要在 Backlog 內,拖動需要進行迭代的技術需求或產品需求,如下圖:

然後,以產品需求和技術需求爲父任務,在需求看板內,創建子任務,界面如下:

創建好後,可以查看父子任務詳情,並有工作量體現。

點擊開始 Sprint,並設置好時間,如下圖:

RD & QA & FE,在每天下班前,填寫其任務的工作量即可達到任務工作量跟蹤的效果,如下圖:

測試 BUG 管理(BUG 看板)

在 Sprint 中產生的 BUG 都會顯示在 BUG 看板中,工作流主要是打開 → 處理中 → 已解決 → 已關閉,如下圖:

我們所採用的 BUG 類的問題類型有以下幾種:

在這個迭代結束後,測試人員,會根據 BUG 的統計報告數據,分析得出本次迭代的測試報告,測試報告,我們在 Confluence 創建了統一模板,主要內容如下:

小結

需求和效能的生命週期管理,這裏僅僅是按照目前產品和團隊的需求和階段,規定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這個週期管理,還是需要隨着人員和階段的不同而進行不斷的改造和演進的,下面是我們在 Jira 和 Confluence 使用的一些核心流程和方法:

4 個看板

2 個模板

目前,敏捷相關的管理,這個階段也僅僅是做了一小部分,還有很多實踐方法,在後續的變化中,會加入和實施。

敏捷管理是爲了快速、穩定的交付產品而服務的,切忌不要爲了追求敏捷工具的使用而耽誤了實際要達成的目標。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FKMV8ADWuOPlVAk41Npp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