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設計
什麼是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
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是一種用於監控和分析在微服務架構中的服務請求流通過程的工具。隨着現代企業轉向微服務架構,一個業務請求往往會涉及多個微服務的調用。這些調用在不同的服務器、不同的服務實例上可能以複雜的鏈式或網狀模式相互作用,當出現性能問題或錯誤時,很難快速定位問題的根源。
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通過收集、存儲並分析服務間的調用信息,幫助開發者和運維人員理解服務請求的流轉過程,從而實現以下目標:
-
性能優化:通過跟蹤請求並分析延遲,找出系統中的性能瓶頸。
-
故障診斷:當系統出現錯誤時,可以追蹤到出現問題的服務或組件,快速診斷和修復問題。
-
依賴分析:可視化請求流通過程,幫助開發人員瞭解服務之間的依賴關係。
-
用戶體驗分析:跟蹤用戶請求,評估用戶體驗相關的性能指標。
-
容量規劃:根據跟蹤數據分析系統的負載,指導資源的合理分配。
那麼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應該如何進行設計?
- 唯一標識(Trace ID 和 Span ID):
-
Trace ID: 跨越整個請求鏈路的唯一標識符,確保一個多步驟的請求在系統中可以追蹤。
-
Span ID: 表示請求在單個服務或操作中的分段(Span),用於識別和測量每個調用的延遲。
- 採集數據:
-
Instrumentation: 服務被插樁以收集跟蹤信息。這可以通過代理、SDKs、庫或中間件來實現。
-
Context Propagation: 在服務間傳遞 Trace ID 和可能的 Parent Span ID 等上下文信息。
-
Event Logging: 收集請求開始、結束的時間戳,以及可能發生的各種事件或錯誤信息。
- 存儲和索引:
-
高效存儲: 根據需要,跟蹤數據可能需要存儲數週或數月。必須選擇高效的存儲解決方案。
-
可擴展性: 存儲系統需要應對大量數據和高併發訪問的能力。
-
索引策略: 必須提供快速檢索特定跟蹤或請求集合的機制。
- 數據聚合和分析:
-
系統應該能處理來自各個服務的數據並將其聚合以構建完整的請求鏈路。
-
必須支持基礎性能指標(如延遲、請求率和錯誤率)的計算與分析。
- 可視化和用戶界面:
-
提供一個用戶界面以直觀地顯示請求的流程圖,方便用戶識別問題。
-
用戶可以通過 Trace ID、時間範圍、服務名稱等多種方式檢索跟蹤信息。
- 查詢和分析功能:
-
支持多維度的查詢能力(按服務、操作、時間範圍等)。
-
對跟蹤數據進行搜索、過濾和排序。
- 安全與隱私:
-
在數據收集和存儲過程中確保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
-
支持權限控制,只允許授權用戶訪問敏感數據。
- 性能和可伸縮性:
-
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必須在不影響服務性能的情況下運作。
-
系統設計時需要考慮到橫向擴展能力以支撐大規模服務。
- 兼容性與集成:
-
支持與現有監控和報警系統的集成。
-
應能對接不同編程語言和框架,或者提供通用的 API
**一些互聯網大廠的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
**
-
阿里巴巴 - EagleEye 阿里巴巴的 EagleEye 是一個全鏈路性能監控系統,覆蓋了調用鏈路追蹤、性能分析、故障診斷等多個領域。它支持分佈式鏈路追蹤、服務依賴分析等功能,是阿里雲提供的一項服務。
-
騰訊 - TTrace TTrace 是騰訊的分佈式跟蹤系統,它用於微服務架構下的服務鏈路追蹤和性能分析,幫助開發和運維團隊迅速定位問題所在。
-
百度 - Pinpoint 百度使用了名爲 Pinpoint 的分佈式鏈路追蹤系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 Pinpoint 不同於開源社區的 Apache Pinpoint,儘管它們的功能可能有類似之處。
-
美團點評 - CAT CAT(Central Application Tracking)是美囅點評開發的實時應用程序性能監控平臺,用於監控和分析應用程序的事務流程,包括鏈路追蹤。CAT 是一套完整的監控體系,具有很高的擴展性和可用性。
-
京東 - HyTrace 京東開發的 HyTrace 系統用於解決京東微服務架構中的鏈路追蹤問題,它能幫助快速定位服務間的調用問題,並分析服務性能。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VYDnOirzrw_kMIVz0AFy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