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架構的設計方法

        應用架構的設計大概分爲以下幾個階段: 

圖例:應用架構設計方法整體概述

階段 1:需求分析

圖例:應用架構設計 - 需求分析階段

      本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需求分析。

      通過業務架構中的業務能力與業務流程,進一步梳理業務流程,提取業務活動及相關操作。這個階段要和業務團隊緊密合作,瞭解真實的業務流程和業務需求,並通過業務語言建立統一的溝通語言,確定相關的流程圖、狀態圖,對可能的業務域及相關的業務能力進行描述,識別關鍵場景和熱點域。同時,要多方面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時可以從局部到整體或者從整體到局部,儘量將各域的關鍵信息都收集到。

階段 2:領域模型設計

圖例:應用架構設計 - 領域模式設計階段

        通過 DDD,結合第一階段的需求分析,整理收集到的關鍵信息,並通過 DDD 的用例分析法、四色建模法或者事件風暴法,初步識別領域服務及相關的界限上下文等關鍵信息,進而得出初步的領域模型。在此過程中,分析應用相關的業務功能和應用組件,構建業務活動與應用的關係,建立映射,進而通過領域建模,識別核心領域功能、領域模型,分析應用架構的風格,並初步梳理應用架構對技術架構和數據架構的風格要求。

階段 3:服務設計

圖例:應用架構設計 - 服務設計階段

        服務設計主要包括服務識別、服務篩選、服務目錄、服務分類、服務接口等。

階段 4:應用架構初步設計

圖例:應用架構設計 - 應用架構初步設計階段

      此階段進一步從整體分析應用架構。通過整體的一張圖體現系統核心應用的分佈,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關係,爲後續數據架構和技術架構作爲重要的輸入

      這時候,我們得到了初步的應用架構,接着可以進一步分析現狀應用架構和目標應用架構,此時不用關注如何實現這個過渡,重點是明確當前和未來,進而我們可以通過架構委員會,對應用架構進行整體的評估,並且可以邀請相關的業務和技術專家參與。

      我們要重點分析應用架構的各個組成要素,現狀應用架構和目標應用架構,領域模型和服務設計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指引後續架構和項目的進行,使得企業所有人員可以清晰地瞭解應用架構的定位與發展方向。

階段 5:優化迭代

圖例:應用架構設計方法 - 優化迭代階段

        應用架構需要不斷地迭代和優化,因爲應用架構涉及系統的方方面面,連接着業務和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有考慮不周之處,這就需要制訂一個迭代的計劃,同時需要包含架構治理層面,如用架構的評估和激勵機制加以支持。

        此外,從服務生命週期的完整性角度來說,除了服務設計,還涉及計劃、設計、實現、測試、發佈、運行、升級、棄用等生命週期。下面補充一些環節,大部分需要在後續章節的技術架構部分加以考慮。

        在應用架構設計過程中,可以採用一些理論和工具,如DDDArchiMateUML(統一建模語言)等。

        不過,應用架構的重點是進行應用功能和服務能力的識別,最終的結果可以藉助文檔、繪圖工具,我們可以選擇通用的架構設計工具,如EAArchi等。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6NYqH5tMTMKUhNBTbRsFlA